众所周知,美国大学招生不像中国一考定终生,它不仅要看标准考试SAT成绩、高中GPA等“硬实力”,尤其藤校、名校,对个人陈述、Essay、推荐信等文书材料反映出来的“软实力”更为看重。
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呈现方式,“课外活动”是文书材料的主要素材。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不是所有课外活动都能增加你的申请优势,有些甚至起到反效果。
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,认为能突出“丰富性”」
学校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外活动来看你的个人特质、如求知欲、领导力、创造力和热忱等等。
有的同学参加了各种活动,给游客指路、图书馆整理书籍、敬老院做义工、陪护特殊儿童、贫困山区支教、协助交警……几年里参加了数十项,零零散散、缺少主线。
不经筛选参加各种“流行的”课外活动,并且把参加过的全写上,并不能表明你就是满怀热忱的人,也不能反映出你的个人特质,反而让招生官觉得你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「突出各方面才能,认为学校要“最优秀的”」
表面上看,大多数被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都具有多方面才能,仿佛“全才”,但正如一位藤校学生家长所说,学校要的是“the most fitted,not the best(最合适的,而非最好的)”
所以,如果不是通过专业的对各个学校招生“需求”很了解的机构进行申请,最好尽量获取自己想要申请的学校有关招生的第一手资料,如参加学校的招生会,认真聆听前辈的成功经验等。
「哪些“热门”或“过时”的课外活动你要避开?」
什么是“热门”的课外活动,现在国内有不少机构集中推荐甚至“开发”一些课外活动,导致很多中国学生“扎堆”参加这些活动,比如去第三世界国家做志愿者、去西北植树等等,导致同质化严重,缺少差异化和个性化。
试想一下,当美国招生官看见来自中国的学生,每一份申请材料中都有相似的课外活动经历,他会怎么想?你还认为自己表现的软实力能增加申请优势吗?
有时候热门的也是过时的。一位家长曾说女儿面试时,招生官曾惊喜她身为亚裔不会弹钢琴、不会拉小提琴,可见这两项华人学生的“特长”在他们眼里是有多么的cliché。
除了钢琴、小提琴,名校招生官们早已厌倦的话题还有:篮球、羽毛球、教小朋友英语、参加辩论社团等。除非你在该领域享誉世界,否则还是不提罢。
其实,不管是高中、本科还是研究生,美国学校申请都是一项系统工程,“课外活动”的展现需要针对每一个个案来进行,比如,学生如何选择与“个人定位”符合的活动、如何保证课外活动数量与质量的平衡等,从这些方面有所筛选。